来源:齐鲁网
2018-09-09 10:14:09
对于生活在山东黄河滩区的人们来说,脱贫的第一步就是脱离滩区。黄河滩区的群众频受黄泛之苦,黄河滩区大部分群众把全部积蓄用在了建房上,安居成为当地群众最大的期盼。
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黄河滩区60万群众脱贫与迁建,保质保量完成全省易地扶贫搬迁任务。随着黄河滩区迁建工程的进行,那片多灾多难的滩区,正在迎来千百年未曾有过的发展机遇。
如今,泰安市东平湖畔,一个个新型社区正拔地而起。已有600多年的耿山口村与黄河相伴,村民深受洪灾之苦,如今搬进了高楼,远离了洪水,从此再也不用重复“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的日子,开始了安居乐业的新生活。这是历史性的变化,无数次讨论与设计,无数次细节的规范与落实,其中掺杂着无数的汗水,击碎着无数的现实阻隔,彰显了我们脱贫攻坚工作的决心和毅力,更彰显了那不变且愈发有力量的为民本心。
就在今年春节,摊区群众搬到新居,便是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检验石,也能验出民心所向。过好了,便是真正的见证历史,也是在创造历史,是我们脱贫攻坚解决山东数百年难题的最有力佐证。
就现实来看,这一检验石是可以亮绿灯的,新建的社区配有车库、地下室,居民可以自选,每栋楼都有电梯,方便老人上下楼。室内装有中央空调、天然气入户,基础装修已经做好,基本可以实现拎包入住。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卫生室等公共设施也进行了高标准的建设。这是对相关群众负责任的表现,而这种负责任还要一直延续下去,守护着这些群众的未来幸福生活。
这就要明晰,迁建成功之后,这些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应的现实挑战,容不得一丝懈怠。正如专家的意见建议:黄河滩区迁建,建起来也要美起来。
这美起来的现实表现应该是多方面的,比如落实滩区脱贫迁建后的农业生产和设施农业等确需的建设用地,加快农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支持省级机构在黄河滩区县设立分支机构,发展各类各样的特色产业,推动农村改革、绿色发展和科技推广等。说白了就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为这些地区的未来生活进行精准且长久的现实托底。这一点山东在行动,也会永远行动下去,留下的只会是相应措施的不断推进和完善,还有那群众日益红火的美好生活。
山东的脱贫攻坚,既有黄河滩区60万群众脱贫与迁建这气势恢宏的时代工程,也有让被遗弃女孩“小春雨”健康成长,重新点燃对生活的希望的温暖细节。在大小措施的结合中,不变的是扶贫的力度和扶贫的勇气,还有那对扶贫工作未来的美好期待。
今年的山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聚焦再聚焦、精准再精准,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保障性扶贫措施,基本完成脱贫任务,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突出抓好精神扶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人口内生脱贫动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还将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推动2000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在脱贫基础上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发挥社会救助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这种细致的扶贫工作计划,靠谱的托底工作,一定会在未来转化成现实的繁荣。
脱贫攻坚工作是践行为民服务理念的实战舞台,搞好了,满盘皆活,“幸福山东”也会更有底气,更有力量,并朝着希望的方向前进。“黄河滩区扶贫迁建战”只是一个缩影,更是一个典型,其留下的经验和精神应当延续,成为我们山东扶贫攻坚的“风骨”和支撑的现实力量,进而延伸到更多更广阔的脱贫攻坚奋斗天地中去,真正实现让老百姓在辛勤劳动中收获自尊,收获信心,逐步脱贫的愿景,也让未来文明美丽的山东新农村成为最真实的存在。
(文/王彬)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