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印记】体验烟台的“小确幸”-凯发旗舰厅

【改革·印记】体验烟台的“小确幸”-凯发旗舰厅

来源:齐鲁网

作者:丁琪

2017-10-13 04:52:10

作者:丁琪

大海澎湃,青山延绵,岁月流光,苍穹浩瀚,这里是烟台。

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烟台了。抛开公差的必须性而言,一个地方能够让外地人一来再来而不厌倦,除了其自然、人文风貌的独到之处,大概是能够让人在此得到一种平静和惬意,这种平静和惬意,是一种冷静的自我观照和丰盈的向内而生。

现在有些人在讲述一个被情感化了的地域时,常常这样说:因为一个人,记住一座城。而烟台对于一个同为齐鲁人的外地人来说,则是因为几多事,记住了这座城。这是一座临海、既缠绵又伟岸、既多情又清纯、既内敛又开放、既奔放又含蓄的山东东部城市。以史为鉴,这座城,既有惊涛骇浪,更有天马行空。形容词太多略显啰嗦,还是烟台人的自我评价——“仙境海岸 魅力烟台”来得熨帖和痛快。

近处,整洁的街道、花园般的居民小区、井然有序的集贸市场、特色鲜明的市容街貌与街上祥和、安然的行人擦肩而过,皆在赫然昭告岁月静好。全国文明城市、国际葡萄酒城、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这一连串的城市桂冠,其实是在每一个烟台人的日常里——因为一个个民生指标换算成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小确幸”,所以这些城市名片才来得更加直观。怀想这座城,积淀着由英雄主义、创造情怀和责任担当交织而成的历史厚重,提炼着由林林总总好人好事、琳琅满目爱心文明风尚哺育的纯朴民风,这种来自心灵层面的获得感,意味着社会进步的发展新境界。

漫步在绵长的黄金海岸,行走在金秋十月的滨海大道,领略一步一景的烟台山公园,邂逅或慈祥、或清澈的张张笑脸,你的脑海中会萦绕这样一句话:你让我好舒服。现世浮华,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一个人、一件事、一方水土的造化。得天独厚是一种优势,而懂利用和善借势,才是自己的本事。

除了依海而建、傍海而居的得天独厚,更打动人心的是世世代代烟台人建设家园的激情和智慧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积淀的文明基因。这是一种流在血液里、融进骨子里、刻入行为中、影响多数人的积累和遗存,让人既看到优秀传统齐文化敢为人先的精髓在此一脉相承,又感受到传承中的发扬、完善中的精进。文化与文明,由此产生。

早些时候,遵义凤冈县80后博士副县长辞去任职时,引用的一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一度被刷屏。诗句所表现的义无反顾和大义大节,至今想来难能可贵。该句出自蓬莱籍民族英雄戚继光之手。不同的人生寄托,相同的情怀信仰。任何时候,任何成功,只有远离了急功近利,多一些平心静气,才能更快接近目标。烟台人的这种务实姿态,是在筚路蓝缕时的开疆拓土,还是在金山银山中坚守住绿水青山。

走在深秋的烟台街头,听海浪拍岸,也听市井喧嚣;看云卷云舒,也看世间繁华;品饕餮盛宴,也品家长里短。那事、那人、那情,无论是在你内心掀起了滔天巨浪,还是如沐春风般的云淡风轻,在这里的林林总总,归根结底皆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积淀的物化。蕴藉一个人的内心,才是真正的体贴。当这种体贴成为一座城市的信仰,世人便能理解烟台之所以叫做烟台。

时至今日,关于这座城的种种,皆已演变成了在这座城市生活着的人们的“小确幸”。这种“小确幸”,来自积累,来自热爱,来自踏踏实实,来自尚美创新。烟台人的这种幸福感,来自厚积薄发,源于懂得珍惜。不恃美而孤、不恃才而傲,他们不仅仅是喜欢有所获的丰富感,他们是实实在在有所敬畏,喜欢劳作中的进取和开拓中的欢喜。

其实,在外人眼中,几个耳熟能详的标志性符号便能够将这座海滨小城的轮廓勾勒出来。鲜美海产和旖旎的海岸线自不待言,譬如烟台苹果、莱阳梨、张裕葡萄酒、招远和莱州的黄金、龙口的粉丝以及八仙过海的传说等,早已闻名遐迩、驰名中外。在赋予这些丰富物产高品质、优品性评价的同时,人们也没有忽略作为物华载体背后的禀赋:诚信、包容、开放、创新。这正应了那句话:幸福不会主动靠近你,但是会在不远处等着你,关键所在,是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自醒自觉、自律自强。一代又一代的烟台人延续至今,他们于鲁东沿海休养生息、创新创造,他们既珍惜结果又享受过程,在今天一粥一饭、一颦一笑中体验着烟台生活所特有的“小确幸”。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杨凡、赵国徽]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

刘颂寒:动车自主选座,乘客铁路之间的有益互动

高铁和动车可以自主选座了,这一消息一经报道,就获得了公众的高度关注。就连媒体,也不约而同的使用了感叹号。因为,高铁和动车可以自主选...[详细]
齐鲁网 2017-10-13

刘天放:公交“流动书架”摆放名著是否妥当?

如今、“流动图书”“爱心书吧”之类的“流动书架”越来越多,这让街道和车厢里多了一股“书香墨味”,这是一股清流,也该受到敬畏。而如何...[详细]
齐鲁网 2017-10-12

堂吉伟德:限量“四川辣酱”遭疯抢引发差异化忧思

制造大国若不能实现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四川辣酱”与“苹果手机”之间的鸿沟就无法填平。“四川辣酱”没有唯一性,也不具有垄断价值,如果...[详细]
齐鲁网 2017-10-12

朱永华:“众筹火车”,铁路服务转变的诚意之作

“众筹火车”开的便民线路,既体现出铁路部门解决旅客出行难的思维创新,更彰显出在服务乘客意识上有了质的转变,同时,他还最大利用和盘活...[详细]
齐鲁网 2017-10-11

张楠之:解决纸箱短缺,重点在于“良性循环”

认识到包装纸箱业形成良性循环的前景,并不意味着对过度包装听之任之。减少甚至终结过度包装,可以使处于这个循环中的资源总量大幅减少,同...[详细]
齐鲁网 2017-10-10

刘天放:“用咏春拳理教授数学”带来的教学启示

佛山校园中这些多才多艺的老师“名声在外” 结合兴趣特长“跨学科融合”教学深受学生喜爱,就给人很大启发。希望教师们都能立足教学岗位,...[详细]
齐鲁网 2017-10-09

尚凡:对“过节不回家”子女,也需给点理解

每逢佳节倍思亲。农村青壮年在城市打工谋生,众多老人依旧坚守,劳作于田地中,平日里情感空虚、精神寂寞,当佳节临近,曲指数时,翘首以盼...[详细]
齐鲁网 2017-10-08

朱永华:普通人“不期而遇的温暖”最具心灵震撼

来自普通人的感动没有造作,来自农民工的善良更没有“秀”的虚假,因为朴实而让人感动,更因为真诚足以令人震撼。不要再抱怨什么世态炎凉,...[详细]
齐鲁网 2017-10-07

刘天放:保安的“捍卫情怀”,大学生该感到脸红

付军超对“有文化年轻人”的捍卫,恰恰在提醒我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仅要体现在口号上,还应该落实到行动上,这不仅是国家的事,也事...[详细]
齐鲁网 2017-10-06

【改革·印记】长假充满文化味 “嗨”出别样精彩

社会在进步,文明“嗨”长假。文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虽然说,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文明永不丢。实践证明,在选择过节形式上...[详细]
齐鲁网 2017-10-05

王彬:家长反对乱收费被踢群,别污化教育生态

家长反对乱收费被踢群这一个例,反映出的却是一个群体和生态的乱象。而整治相关乱象,便是“刚需”。学校、老师和家长方面各种细枝末节的改...[详细]
齐鲁网 2017-10-04

刘天放:洗尽“豪”华,中秋节方能过得更温馨

月饼之类的中秋礼品,只有洗尽“豪”华,才能返璞归真,过得更温馨,才能托起人们对故乡的思念,对家人祈福等中秋节本应该有的精神寄托。让...[详细]
齐鲁网 2017-10-03

刘天放:“同工同酬”,对辅导员工作的最大肯定

我国于1952年提出要在高校设立政治辅导员,次年清华、北大向当时的教育部提出试点请求后,不少高校建立了辅导员制度,主要做学生的政治工作...[详细]
齐鲁网 2017-10-01

凯发官网入口的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6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81号  邮编:250062
凯发官网入口的技术支持: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