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省发展改革委等解读《山东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山东将实施“六大工程”推动以旧换新焕发经济新活力。“换什么”“怎么换”“省多少”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门话题。
看看我们身边一二十年的发展变化:移动通讯从笨重的“大哥大”到灵巧的智能化,手机服务网络从2g到5g,汽车从手动挡发展到了自动驾驶……从宏观上讲,随着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产品的技术进步和更新迭代,在广阔领域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同时,形成了拉动消费的巨大能量。新一轮“以旧换新”是势在必行更是顺势而为。
大势之下,“以旧换新”关键是要换得放心。过去十多年,我国先后经历了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行动,与上一轮以旧换新活动处于大件耐用品全民普及阶段,特别是以农村普及为主,而本轮以旧换新处于耐用品需求升级阶段,消费者从追求“有没有”变为看重“好不好”。这一变化也带来了相应的潜在问题。比如,“有没有”的差别,之前“没有”是必须要买,现在有了,有人就觉得产品还能用,更新换代还得多花钱;再比如,有的担心手机、电脑等以旧换新容易泄露隐私;还有的是以旧换新限制多,导致部分老旧家电无法兑现价值……
如何打消人们“不愿换”“不敢换”“不能换”等顾虑,既要拿出“真金白银”,让消费者“放心”购买到质优价美的产品,也要通过财税、金融、投资等优惠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以旧换新活动,让企业有赚钱的动力。如此“以旧换新”,既惠企、又利民,一举多得。
当然,对于企业来说,最“放心”的办法莫过于自我的“推旧出新”。如今的“以旧换新”,不仅仅是降价促销,”新”,更考验市场主体的创新性供给能力。当年一部苹果手机的上市,引发手机市场巨变。不久前,小米su7一经推出即大定破10万,锁单量已超4万。新形势下,更多的山东企业能否脱颖而出,还要看自身如何努力,开发贴近人们新需求的优质产品,从以“价”换量,到以“质”换量。(文/刘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