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县域经济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根基所在。作为东部沿海大省,山东省县域辽阔,共有16个地市、136个县级单位。山东历来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总体水平一直位列于全国第一梯队,涌现出胶州、龙口、荣成、邹城、寿光等经济总量超千亿的经济强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县域经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如何不断创新、推动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滨州市惠民县李庄镇的实践经验让人眼前一亮。
提升产业科技内涵,拓宽产品用途,新质生产力助力企业突破“迷网”。县域强不强,关键在产业。惠民县李庄镇的特色优势产业是绳网产业,企业多年生产建筑安全网、防尘网。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萎缩、同质化竞争激烈,产品的利润逐年下降,企业普遍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难题。在政府的帮助下,李庄镇的企业走出家门、打开眼界、与高校合作,在绳网中织入自主研发、含有科技成分的牲畜阻食添加剂,创新生产出“阻食网”。产品因为能够有效阻止骆驼等牲畜啃食农作物而受到种植商户的欢迎、产品畅销中东,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的六月。尝到科技创新带来的甜头,企业再次探索产品的蓝海、深耕产品细分领域,研制生产出防草网、深海高分子材料拖网、防雷达网等,推动产品向农业用网、军工合作、体育休闲、深海养殖等领域延伸拓展。李庄镇的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根据本地的产业基础、科研条件、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中突破迷惘,成功逆袭,完成了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蝶变”,为县域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县一策,政府牵头,做好县域经济发展的“安全网”“助力网”。如何激发经济活力、促进企业内生动力?山东省在去年印发了《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惠民县在“重产业、强融合、保要素、促开放、建机制”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实招新招,将政府的帮扶落到了实处。在企业面临困境时,镇党委组织绳网企业参加广交会和国外展会,鼓励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市场;在企业面临技术卡点时,政府出面联系与四川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合作;此外,惠民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研究出台12项具体措施,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完善创新体系和设备升级,并创新型联合银行、通信、第三方科技公司,共建“绳网贷平台”,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政府还投资500亿元,建成绳网工业园,为企业提供国际商贸、物流配送服务。优惠的政策和务实的政府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安全网”,全力托举地方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编织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大格局。惠民县依托区位特点、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现已建成规模以上新型绳网企业6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绳网企业15家。新型绳网产业产值已经达到200多亿元。惠民县绳网产业成功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有望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尖子生”和“特长生”。
比较不久前火爆出圈的曹县与今天“小绳网织出大产业”的惠民县,可以看出山东的县域经济活力十足、潜力巨大,未来山东gdp十强县的角逐或许更为激烈。惠民县的绳网产业放在全省经济发展大格局中,实为大网络中的一隅,无数澎湃发展的山东县域经济将有力促进乡村振兴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
县域经济的创新与活力像一个个新鲜而有活力的细胞一样,不断为山东经济提供氧气与能量,有力支撑山东整体经济健硕的肌体,为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文/马丽杰)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