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23-02-15 18:04:02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深化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应有之义。兔年伊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移风易俗,移的是旧风,易的是陋俗。一些乡村盛行的天价宴席、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陋习,是打着人情、传统的旗号走形变异的风俗习惯,反映了低俗婚恋观、封建迷信、铺张浪费等风气,扭曲了乡村社会的价值取向,是加快乡风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的“绊脚石”。从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到强调“要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遏制农村陋习、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以乡风文明赋能山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央有号召,山东有行动。近年来,为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持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山东把移风易俗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探索新经验、新方法,共同深化移风易俗。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反对高价彩礼、反对高额随礼……通过组织动员,创新方式,大力倡导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广大群众除陋习,转观念,树新风,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厚植乡村振兴文明沃土。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南太合村,5毛钱的份子钱坚持了40年,淳朴的人情味就是山东深化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的缩影,让深化移风易俗成为得民心、顺民意的惠民工程,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减负”工程。
深化移风易俗,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更有正气。民风习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人民群众具有重要精神价值。作为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早在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对“天价礼金”等社会不良风气作出治理要求;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整顿人情往来乱象……可见,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的“规定动作”,是山东必须常抓不懈的工作,要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意志,持之以恒、一以贯之来推进,让移风易俗的文明乡风入脑、入耳、入心,成为山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深化移风易俗,让全面建设和美乡村更有朝气。开启乡村“美颜”模式,推动“乡村颜值”和“内涵气质”双提升,努力实现乡村“形、实、魂”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赋予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使命。要遵循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分类推进的原则,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不搞层层加码,更不能一个样子盖到头,一种颜色刷到底。只有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山东省委的工作安排,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举措,推进综合整治,打造美的环境;培育文明乡风,打造美的风尚;突出共享共建,打造美的文化;发展农村经济,打造美的生活,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文明家园,才能开创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让文明新风劲吹齐鲁大地。
深化移风易俗,让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更有底气。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是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题中之义。深刻认识深化移风易俗、弘扬新风正气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准确把握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和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运用好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牢牢抓住价值引领这个根本、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个主题,突出为民利民惠民这个鲜明导向,运用示范带动这个基本方法,塑形铸魂,深入打造更多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齐鲁样板,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健康丰富的精神养料,在农业强省建设上蹚路子、作示范,开创山东社会清风、文明乡风、和谐民风的新局面。(文/林伟)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